歲曰辛丑,斗指東,聲浮動;暮春之初 ,氣轉陽,火升,宜寒食。
仔細咀嚼“清明”這樣的詞眼,好像能神奇地作用于我們的精神;類似的還有“景明”“鴻蒙”。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,即出現“蒙”仿佛置精神于一團滂沱霧氣,窺不得出路;“景明”則有一幅空曠、明朗的視野了。
“清明”倘若從這個角度理解,“清”對“濁”,另有凄清、清寂一說,那么清明大概就是一幅氣清景明還略顯得冷寂的視圖,這么理解怕是有偏差,但不妨想,古人為什么從那么多字中挑出“清明”二字來對應這個節(jié)氣、節(jié)日的內涵,因為它的意義是雙向的,最能觀照彼此。
清明時,桃花、梨花在清明前后開放;一年冷節(jié)是清明,愁中不覺已春深。 人會在清明時感孤獨冷清,并思念逝去之人,于是開始祭祀,寄托思盼,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、事業(yè)昌隆。有一點值得注意,對于一年的清明節(jié),以往所有逝去的人,那些黯淡了的生命光輝,那些曾經還閃耀欣欣的人生,有些我們無法記得,但在清明節(jié)我們所寄托的思念和祈愿是一致的。清明雖不免寒峭,但濃煙般寒愁方褪,陽光才能照得進來。
飛絮時節(jié),狹山、驛墻邊上的碧桃開放濃艷照眼明,杏花成林、梨白桃粉。若從節(jié)氣來講,春一過,作物發(fā)生;煙雨暗千家,轂雨后即立夏,春耕方歇,人們也有時間從事其他活動,清明的假期大概會有一部分從古代民俗沿襲來,因此,清明會較少忙碌一點?!疤斓貍樕?,萬物以榮”
“夜臥早起,廣步于庭,被發(fā)緩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?!标P于春季的養(yǎng)生,《黃帝內經》有較早的記載,人在這個時候晚睡早起,以適應自然生生之氣,若驟減衣服則易中寒,所謂“乍暖還寒時候”便是。人的精神、心情也會順應自然之氣,這時春困會好一點,精神變旺盛,耳聰目明,心情向盛,人們來做一年的最后規(guī)劃。
尚書中說的時雨,《洪苑》:“曰肅,時雨若?!币鉃閼獣r之雨。莊稼作物逢時雨甘霖而發(fā),于人言之,也有作用一說。何以見得?往年不甘也罷、悔恨也罷,春愁一過,人心情自會轉好,有一年之計的進取心??傊?,歷朝歷代說的清楚了罷,“天人合一”為臻善之道。人總會順應著自然的變化,這點由不得我們自身的意志,即,我們對過去之人的思念還在,對目標的進取心還在,這一年便不會偏離正軌 ,不會有迷茫空虛的時候。興許一些人便是清明時瑣務纏身,耽誤了一年光景罷。
“寒食后,酒醒卻咨嗟。休對故人思故國,且將新火試新茶,詩酒趁年華?!蹦耆A要趁早,思念過去的人也罷,總要繼續(xù)生長、繼續(xù)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