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聽一些記者朋友說,自己寫的稿子被主編退回、要再加工修改。可見,細節(jié)在稿子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啊!確實,人們看通訊、看特寫都愛看有細節(jié)的稿子。無論是寫人物還是寫風貌,如果稿子里充滿著細致具體、令人難忘的細節(jié),那肯定大受歡迎。反之,如果沒有或缺少感人的細節(jié),那讀者就會“翻篇”看其他文章了。
最近看了一篇回憶周總理的文章,標題是“大幕開啟:周到,周到!”(《作家文摘》,2021年6月29日,第11版)這個標題倒不是很吸引人,但一看是寫周總理的、特別是文中有不少細節(jié),便一口氣讀完,留下深刻印象。有一次外事活動,周總理突然問道:“諾曼底登陸是哪月哪日???”在座的人都答不出準確日子。當時禮賓司韓敘也在場,他也不知道,便立即打電話問,隨之問了出來,就回答說:“是1944年6月6日?!敝芸偫眈R上表揚了他,說:“韓敘就這點好,他能勤問。不知道的就問?!?/span>1970年初期,一位外國元首訪華,第二天上午,周總理秘書通知接待辦公室,毛主席在半小時后接見這位總統(tǒng)。這位總統(tǒng)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,當時正在房間做禱告儀式。助手說禱告一般需要20-30分鐘??偫碇篮笳f,不要去打擾驚動總統(tǒng),等總統(tǒng)禱告結(jié)束后再請他,周總理即起身去毛主席處匯報工作,利用匯報機會拖延一下時間,以便等這位總統(tǒng)禱告完畢。事后,總統(tǒng)獲悉此事很受感動。第一個細節(jié)把周總理倡導“勤問”的指示精神寫出來了;第二個細節(jié)把周總理的處理緊急事情時的機敏、睿智寫出來了。沒有一點形容詞,也沒有簡單的概括語;只是將事情平實地寫來,人、情、景在自然流淌。這是什么呢?這就是細節(jié)的魅力。
看了上面的兩個細節(jié),人們大都會留下深刻印象。人民日報著名記者王金鳳曾說過:“我采訪時要記錄好幾個小本子,收集很多具體細節(jié)和故事。寫稿時反復挑選,用最生動的細節(jié)說話。”然時下有些記者卻不是這樣。有的坐在辦公室里憑材料寫稿;有的雖然下去了,但蜻蜓點水,走馬觀花;還有的“面不夠水來湊”,憑自己想象隨意寫來。世間一切事物都有一個發(fā)生、發(fā)展、變化的過程,其間必有一些故事、細節(jié)出現(xiàn)。當我們要記述某一事情的時候,一定要注意把這些故事、細節(jié)挖掘出來。當然,被采訪者并不知道你需要哪些素材,往往問到什么就說什么,也不大會主動給你講故事、說細節(jié)。在這種情況下,就要看你的采訪本事了。新華社著名記者穆青寫焦裕祿這個人物,至今仍被銘記。特別是其中許多細節(jié),如焦裕祿辦公室坐的藤椅右邊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,給人的印象很深。這個細節(jié)怎么來的呢?在采訪時他們就了解到焦裕祿有肝病且越來越重。如果一般地寫寫也可以,但他們堅持到他辦公室去看。在看的過程中,發(fā)現(xiàn)了“藤椅上的大窟窿”,并了解到“他經(jīng)常用左手按著時時作痛的肝部,或者用一根硬東西頂在右邊的椅靠上。日子久了,藤椅右邊被頂出了一個大窟窿?!边@個細節(jié)寫在稿子里,產(chǎn)生了感人的效果。 由此可見,要尋到細節(jié)就要在現(xiàn)場仔細觀察、善于詢問。要有點“尋不到細節(jié)不罷休”的精神。
采訪歸來,記者手里一般都會有很多的材料。有書面的,也有自己記錄的,可謂“收獲滿滿”。但需注意的是,萬不可被這諸多材料所迷惑,要進行嚴格的、細致的挑選工作。人民日報社著名記者、原記者部主任田流老師,是這方面的高手。他的原則和做法是:1、精挑細選。質(zhì)量以一定數(shù)量為基礎(chǔ),沒一定的量怎能有一定的質(zhì)?但僅是“量多”還不行,還必須進行精選。比如從10個例子里精選出3個左右為好。精選在于比較,而比較在于鑒別。只有經(jīng)過比較、鑒別的環(huán)節(jié),才能達到精選細節(jié)的目的。2、選最有說服力的細節(jié)。不是所有細節(jié)都能入文,要善于把那些生動感人、有說服力的細節(jié)寫進稿子里。這些細節(jié)要“以一當十”,經(jīng)得住推敲。
小結(jié)語
寫細節(jié),看起來是件小事。其實小事不小。把細節(jié)寫好了,稿子生輝;反之則不討好、白費勁。在這方面,我們真得多下點功夫才是。
(作者為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、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)